对此,日照港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肖辉深有同感:夏季是港口运行高峰,泊位十分紧张,海训部队一到,我们主动调整生产任务,挤出10余个泊位,免费为部队供水、供电、供油,整个训练期间大约支出350多万元。
啥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?打个比方,咱们发展茶叶,种茶叫第一产业,加工茶叶叫第二产业,销售茶叶就是第三产业,咱们把这三块活都干了,就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10月25日,光明日报以《山东日照: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》为题,点赞日照市一年来,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工作经验做法。
村里的闹婚现象完全没有了,但在接新娘途中仍时有闹婚现象发生。群众在哪里,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。一位志愿者说:在帮助困难群众的时候,我能够感到他们内心深处的感激,我也因此感到更加快乐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辛庄子村早就对婚闹说不,成立了文明迎亲队,为村里办喜事的新人迎亲。通过宣讲,可以澄清人们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模糊认识,真正让党的好声音传到千家万户。
通过上门拜访、恳谈交流、心理疏导、公益帮扶等方式,关心关爱留守儿童、孤残儿童,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。一年来,日照围绕宣传、教育、凝聚、引导群众任务,抓谋划、强队伍,抓投入、强阵地,抓活动、强创新,抓考核、强约束,特别是五莲县、岚山区分别作为中央、省试点县区,先行先试,其他区县主动作为。十年,从一个门外汉到健身达人。
传统的父母还是希望他能够选择一个大众化的专业,毕业后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。这是于绍清十余年坚持跑步总结出的经验。一场酣畅淋漓的训练,可以有效地排解压力,精力充沛地迎接来自工作和生活的挑战。减掉了30斤的赘肉,‘三高的症状也消失了,我感觉现在的状态比十年前还要好。
2015年的泰山国际马拉松,是于绍清参加的第一场马拉松比赛。2015年,毕业12年的于绍清因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他大学时期的同窗好友。
好习惯,带来意外的收获,可以改变一个人。对于跑马,于绍清说,理性才是他制胜的唯一法宝。十几年没见了,他的变化让我很是惊讶,不仅是外形还是精神状态,他都变化很大,整个人显得很精神。对于成绩的追求一定不能太刻意,有张有弛,循序渐进。
忙于工作的同时,喜欢的体育运动也被暂时搁置了起来,直到2005年。而于绍清与马拉松的偶遇,却是因为他的大学同学。出生于山东烟台的于绍清,从初中起便对各种的体育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每天早晨我跑步回来的时候就是女儿起床的时间,看到我浑身湿透的样子,她就知道我又去跑步了。
言传身教,于绍清把在跑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。长期跑步的过程也是积累不同心得的过程,每天只进步一点,长期下来就会发现其实进步很多,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,认清楚自己,按部就班就可以比大多数人更容易获得成功。
对于跑步,于绍清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。有了第一次的经历,于绍清产生了别的心思,如果每天都能够增加一定量的训练,久而久之,肯定可以更快。
2012年,于绍清因工作调动来到了日照。从第一次挑战半程马拉松顺利完成到每天早晨的10公里晨跑,于绍清坦言这并非偶然,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十足的运动爱好者。这一坚持,就是整整的十年。天道酬勤,于跑马中收获健康体魄初入跑圈,每个跑者都必然有一个巧遇的故事。陌上花开,可缓缓归矣。在享受的同时,也有过程的艰辛。
2003年,大学毕业的于绍清顺利通过了山东省公务员考试,被分配到了济宁微山县。而今的于绍清已为人父,对待女儿,于绍清既是她的父亲,亦是她的人生导师。
高中三年手不释卷的学习,体育成为了于绍清排解压力的主要窗口,在忙忙碌碌中却也能自得其乐。在他看来,马拉松是磨练意志、挑战耐性的最好方式。
出于这个想法,在清晨5点半的城市道路上,从此多了一个晨练的身影。于绍清说,同学告诉我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坚持跑步,每年各地组织的马拉松,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去。
跑马于我,理性是制胜的法宝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周小桓什么是爱好?爱好是一件能让人乐此不疲的事情。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为于绍清开启了另一扇人生大门。也就是从那时起,于绍清开启了他的健身生涯,从每天固定的健身房打卡,到晨起傍晚的跑步锻炼。年复一年,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女儿。
最得意的时候可能就是最容易受伤和出现问题的时候,放平心态,跑步不是所有,作为跑步爱好者,比的是谁跑得更久,谁跑得更健康,而不是谁跑得更快,相比于结果,参与的过程一样重要。成功的喜悦或许不是他印象最深的事情。
他认为,跑步和健身虽然运动模式不同,却是相辅相成的,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,单纯跑步会很辛苦,如果交替进行,会相对轻松,而且对训练核心肌群也有很好的帮助。刚刚参加工作的前两年,于绍清和所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,希望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。
不刻意地追求成绩,在跑步中思考成长,在赛场上一次次刷新记录。由于缺少体育运动,于绍清的身体提出了严重抗议,1米8多的个子,体重却飙升到了180斤,三高问题也随之而来。
每周不少于5次,每次不少于1个小时。女儿在于绍清的带动下,也越发喜欢上了体育运动。1999年,于绍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师范大学,就读心理学专业。十年的健身经历,为他真正进入跑圈做了强大的体能储备
十年的健身经历,为他真正进入跑圈做了强大的体能储备。于绍清说,同学告诉我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坚持跑步,每年各地组织的马拉松,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去。
高中三年手不释卷的学习,体育成为了于绍清排解压力的主要窗口,在忙忙碌碌中却也能自得其乐。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为于绍清开启了另一扇人生大门。
这是于绍清十余年坚持跑步总结出的经验。给自己设定小目标,目标达成就可以适时给自己奖励。